当前位置:首页 > 廉政要闻 >

擦亮新时代党的建设"金色名片"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贯彻执行中央八项规定、推进作风建设纪实
时间:2025-03-26 10:53:37  来源: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作者:

中央党的建设工作领导小组近日召开会议指出,党中央决定,2025年自全国两会后至7月在全党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制定出台中央八项规定开局破题,坚持自上而下、以上率下,刹住了一些长期没有刹住的歪风,纠治了一些多年未除的顽瘴痼疾,解决了新形势下作风建设抓什么、怎么抓等重大问题。

  八项规定一子落地,作风建设满盘皆活,党风政风焕然一新,社风民风持续向好,我们党以作风建设新气象赢得了人民群众衷心拥护。

  八项规定,涤荡风气、振奋精神、改变中国。

  一以贯之——“中央八项规定不是五年、十年的规定,而是长期有效的铁规矩、硬杠杠

  2024年岁末,北京中南海,一年一度的党内最高层级民主生活会在此召开。

  会议的一项重要议程,就是听取关于2024年中央政治局贯彻执行中央八项规定情况的报告。

  领导干部要把锤炼党性、提高思想觉悟作为终身课题”“坚决同各种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作斗争”……结合不久前结束的党纪学习教育,习近平总书记在会上对中央政治局同志带头弘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提出明确要求。

  中央政治局每年召开民主生活会,听取贯彻执行中央八项规定情况汇报,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如今已成为惯例。

  2012124日,中央政治局审议通过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短短600余字,从调查研究、会议活动等8个方面为加强作风建设立下规矩,开启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再塑党的作风的第一行动

  习近平总书记曾这样谈制定出台中央八项规定的初衷:党的十八大之后,党中央讨论加强党的建设如何抓时,就想到要解决老虎吃天不知从哪儿下口的问题。后来决定就抓八项规定,下口就要真正把那块吃进去、消化掉

  当有的人还认为八项规定不过是一阵风的时候,2013319日下午,一条新闻的发布,引起社会广泛关注——“中央纪委通报6起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典型问题。这是中央纪委首次向全国公开通报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典型问题。

  这年底,中央纪委再次通报10起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典型问题,和上次只通报单位和职务不同,此次通报点名道姓、直指病灶,产生了极强的震慑效应。

  行胜于言。

  八项规定出台十二年多来,从抓月饼、抓贺卡、抓烟花爆竹,到抓节假日、抓八小时外、抓日常……一个个具体问题的突破,带动面上问题的解决,折射出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抓作风问题的清晰思路、坚定信念。

  一以贯之、一抓到底。党的十八大以来,以八项规定整治痼疾、扫除积弊,作风建设被形象地称为党的建设的金色名片

  新加坡《联合早报》报道称,当时很少人预见到,公款吃喝等中国官场的老大难问题,竟然出现如此明显的改观。

  如何把这张金色名片越擦越亮?习近平总书记一直在进行深邃的思考。

  从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到党史学习教育、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党纪学习教育……接续开展的党内集中教育,始终将作风建设作为重要内容。

  党的十九大将作风建设纳入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十九届中央政治局、二十届中央政治局第一次会议均研究八项规定实施细则,进一步深化细化;中央八项规定写入党的第三个历史决议,作为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的成就和经验,镜鉴历史、指引未来……

  制定实施中央八项规定,是我们党在新时代的徙木立信之举,必须常抓不懈、久久为功,习近平总书记话语掷地有声,十年不够就二十年,二十年不够就三十年,直至真正化风成俗,以优良党风引领社风民风。

  踏上新征程,迎接新挑战,展现新风貌。

  202516日,二十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在京开幕。

  当前反腐败斗争形势仍然严峻复杂。腐败存量尚未清除,增量还在持续发生,铲除腐败滋生土壤和条件任务仍然艰巨繁重。

  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深刻分析当前反腐败斗争形势,对深入推进风腐同查同治提出明确要求,指出始终坚持零容忍,把中央八项规定作为铁规矩、硬杠杠,严肃查处顶风违纪、隐形变异的四风问题

  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相互交织,是现阶段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必须着力解决的突出问题。这一重要要求,充分体现我们党对反腐败斗争的规律性认识达到新高度,有着极强的现实针对性。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一年,十五五规划将谋篇布局。

  在这一关键时间节点,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是巩固深化主题教育和党纪学习教育成果、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举措,是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必然要求,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有力保障。

  以身作则——“各级领导干部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说到的就要做到,承诺的就要兑现,中央政治局同志从我本人做起

  调查研究,是我们党的传家宝,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中央八项规定的第一条,就是要改进调查研究。

  20234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改革开放得风气之先的广东考察调研。

  这是总书记在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局之年的首次地方考察。不久前启动的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把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作为重要内容。

  在茂名柏桥村的荔枝树下,详细询问荔枝价格、销售渠道、果农收入;在广汽研究院座谈交流,亲自摸情况、直接听反映,寻求真知灼见的源头活水”……

  4天时间,从湛江、茂名到广州,自西向东穿越粤西大地,从琼州海峡之畔到珠江之滨,辗转千里,习近平总书记不辞辛劳,一路调研、一路思索。

  深入基层,躬行求知。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步履不停,国内考察调研上百次,足迹遍布大江南北,身影总在人民之中,察实情、重实效,为全党重视调研、深入调研、善于调研树立了光辉榜样。

  以身作则,体现在工作和生活的方方面面。

  考察中一向轻车简从、住宿上简化安排、出访时严格执行外事规定……习近平总书记带头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不打折扣、不做变通,以实际行动彰显坚定信念,带动全社会新风正气不断充盈。

  加强干部作风建设,最重要是抓住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这个核心问题。

  乙巳蛇年前夕,山海关外,冰天雪地。习近平总书记一路北上,赴辽宁看望慰问基层干部群众。

  我心里一直牵挂着,那段时间每天都在了解你们这里的情况。考察辽宁第一站,总书记就辗转火车、汽车,来到在去年洪灾中受灾严重的葫芦岛。

  人们依然记得,这一幕幕动人场景——

  云南鲁甸地震后,一路颠簸来到震中峡谷,走进满是废墟的院子,询问地震伤亡、抗震救灾情况;新冠疫情防控最吃劲的阶段,飞赴武汉指挥抗疫;山西遭遇罕见秋汛后,冒雪来到临汾市,察看灾后恢复重建情况……

  习近平总书记一次次走进灾区实地考察,关心人民群众急难愁盼、实际需求,为大家解难题、鼓干劲、指方向,用实际行动诠释我是人民的勤务员真挚情怀。

  几年前,习近平总书记同时任意大利众议长菲科举行会见。菲科提了一个问题:您当选中国国家主席的时候,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

  习近平总书记说:这么大一个国家,责任非常重、工作非常艰巨。我将无我,不负人民。我愿意做到一个无我的状态,为中国的发展奉献自己。

  以身教者从,以言教者讼。

  在改进调查研究方面,有的放矢、直面问题,注重以改革创新精神研究提出解决问题的新思路新举措;在精简会议活动方面,注重从源头控制重大会议活动总量,严控中央会议活动会期、规模、规格;在精简文件简报方面,推动中央法规文件改进文风,落实短实新要求,避免超规格发文……

  中央政治局其他同志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作风建设的重要指示要求,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切实抓好分管领域、部门和所在地方的贯彻落实。

  在习近平总书记引领下,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全面纯洁党的作风,令出必行、驰而不息,不断提高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

  久久为功——“保持力度、保持韧劲,善始善终、善作善成,不断取得作风建设新成效

  泰山半腰有一段平路叫快活三里,一些人爬累了,喜欢在此歇脚。然而,挑山工一般不在此久留,因为休息时间长了,腿就会发懒,再上十八盘就更困难了。

  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面对党内高级干部,习近平总书记用一个生动的故事,诠释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的质朴道理。

  管出习惯、抓出成效、化风成俗。

  进入新时代,在习近平总书记引领下,全党深刻把握作风建设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科学精准整治作风顽疾,不断激发党员、干部干事创业动力,以作风建设新成效为奋进新征程保驾护航。

  打破政治潜规则,以从严纠巩固清正廉洁的政治生态——

  202319日至10日,二十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举行。

  以钉钉子精神纠治四风,坚决反对特权思想和特权现象,踏石留印、抓铁有痕,刹住了一些长期没有刹住的歪风,纠治了一些多年未除的顽瘴痼疾,以作风建设新气象赢得人民群众信任拥护。

  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总结新时代党的作风建设取得的重大成就。

  作风建设在路上,一抓到底不停歇。

  党的十八大以来,各级党委(党组)坚持严的标准和严的氛围,纠治四风取得显著成效:

  深入整治违规收送礼品礼金、违规吃喝等问题,深挖细查快递送礼、公款旅游等隐形变异问题,对办公用房超标问题紧盯不放,一系列歪风积弊成了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

  对搞半拉子工程”“面子工程以及不担当不作为乱作为等专项整治,集中纠治做选择搞变通打折扣、表态多调门高、行动少落实差问题,一大批改革部署得以落实到位;

  针对餐饮浪费和三公经费支出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联动联查、严查酒驾醉驾背后的四风问题、推进监督综合信息平台建设,风腐防治的防线不断筑牢。

  如今,广大党员、干部普遍反映,中央八项规定极大改善了党内政治生活和政治生态,让大家感受到了实实在在、真真切切的变化。

  小切口打开大变局,以党风政风焕然一新撬动社会风气深刻变化——

  202533日,北京京西宾馆迎来了前来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的江苏代表团。

  进入房间,桌上摆放的《改进会风严肃会纪工作守则》格外醒目,上面的要求既明确又具体。全国人大代表张兆丽表示,参会期间,简朴务实的会风给她留下了深刻印象。

  全国两会,是我国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也是观察党风政风的重要窗口。

  不举办代表团迎送仪式,矿泉水摆放处设置空瓶行动标识,倡导光盘行动,减少用房数量,提高车辆使用效率……全国两会期间,节俭之风处处体现,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转化为清新会风、严明会纪的生动实践。

  好会风反映好作风,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理念愈发深入人心。

  小份菜更合适”“剩下的菜打包带走,餐馆里的对话折射风气之变;月饼、大闸蟹等曾被天价异化的食品,重回亲民路线;婚事新办、丧事简办被越来越多人接受;不少人感叹过去比谁车好,现在比谁微信步数多”……

  八项规定带来的作风之变,正具体而深刻地影响着中国人的生活。

  让基层干部卸下包袱,为谱写中国之治新篇章注入强劲动力——

  2024年深秋,习近平总书记南下湖北。在咸宁市嘉鱼县潘家湾镇四邑村党群服务中心,墙上张贴的《服务群众事项清单》,吸引了总书记的目光。

  过去更多的是要求群众去做事,现在更多的是党员干部给群众办事、做服务,这是一个根本的变化。习近平总书记说,要持续为基层减负,让基层干部能够用更多时间和精力来服务群众。

  只有卸掉应减之负,方能勇担应担之责。

  对此,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在国内考察中多次走进乡村、社区等,关心为基层减负措施落地实效。

  在重庆看社区报表,深刻指出为基层减负要明确权责,不能什么事都压给基层;在青海谈党纪学习教育,郑重强调持续深化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在甘肃问减负成效,鲜明提出干好有用的事,少做无用功,需要上下各方面共同努力”……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为基层减负的政治责任扛在肩上,引领全党树立起为基层松绑减负、激励干部为民服务的实干导向。

  从确定基层减负年,到印发《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若干规定》,中央作出一系列决策部署,为基层治理赋能增效。从开展一网统管”“一表同享改革,到做实乡镇(街道)的吹哨调度权、考核评价权、人事建议权等,各地区各部门落实具体举措,促广大干部担当作为。

  一组最新数据,正是变化的生动写照:

  整治基层滥挂牌问题,将村(社区)办公场所外部各类牌子规范为46块;

  以省部级党政机关名义举办的节庆、展会、论坛活动数量分别压减46.3%65.2%48.3%

  ……

  如今,越来越多的基层干部走出机关、走进群众,主动把问题解决在基层、把困难攻克在一线,推动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持续加强。

  加强作风建设是一场攻坚战、持久战。

  当前,人情社会”“面子文化积习尚在,一些官场潜规则惯性仍存,一些地方整治形式主义一刀切”“搞变通引发新问题,滋生四风和腐败的社会文化土壤并未根除,改进作风道阻且长仍需久久为功。

  今年全国两会闭幕仅一周,317日至20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贵州、云南两地考察调研。

  在贵州,强调各级党组织要精心组织实施,推动党员、干部增强定力、养成习惯,以优良作风凝心聚力、干事创业”“要坚持党性党风党纪一起抓、正风肃纪反腐相贯通

  在云南,要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要自觉增强学习教育的责任感紧迫感,联系全面从严治党的形势任务,联系本地本部门本单位这些年抓作风建设的具体实践,进一步吃透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把握相关纪律处分条规,为查摆问题、集中整治打牢思想政治基础”……

  聚焦刚刚启动的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习近平总书记划出清晰重点、提出明确要求,传递出一以贯之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把作风建设进行到底的鲜明信号。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庄严宣示——

  八项规定已经深刻改变中国,八项规定还将继续改变中国!(记者孙少龙、丁小溪、王子铭)



主办:中国共产党淮安市洪泽区纪律检查委员会
版权所有:中国共产党淮安市洪泽区纪律检查委员会
苏ICP备2021044732号-1